媽~ 我好怕!
如果我要來開一個【那些電影教會我的事】,(還好不是那些紅衣小女孩教會我的事...)
我會說,《紅衣小女孩》這部電影教會我五件事:
1. 在山上如果迷路了,你要喊,請喊出一個你最痛恨or你最討厭的人的名字,全名!不要叫你最親近的人...
2. 爬山的時候,請盡可能的在口袋裡塞滿信號彈吧~~~ (同行友人說,就算要拖著一卡皮箱上山,也要帶!)
3. 每砍一棵樹,是會有報應的!山上每少一棵樹,山神就會要種一個靈魂,在山裡...
(不過這並不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主題,請不要被我誤導XDD)
4. 請善待家裡的老人。
5. 請勿隨意拋棄小生命。(未出世的,也不可以!) (我劇透惹,燈愣~)
其實這部電影沒有想像中的可怕。
我的意思不是說這部恐怖片它不夠恐怖,相反的,其實整部電影一直想要營造出來的那種駭人的氛圍,
算是成功。
而且它的幽默笑點也有畫龍點睛之效,
不像《屍憶》那二個崩潰笑點一出來,觀眾心裡的所有懼怕就被戳破漏了風,隨笑聲煙消雲散了~
鬼片的幾大要素:燈光昏暗、聲音特效、還有隨著鏡頭轉移觀眾一心期待的「下一個視角」,
說實話前半段無論是在黃河奶奶的公寓裡,還是那個一開場就貼尋人啟事的失蹤阿水嬸家,
個人覺得驚悚指數是很足夠的,
還有演奶奶的劉引商,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稱讚,有她的場面都超發抖的啊!
對不起我不是說劉奶奶長得像鬼,而是導演有把那個深入人心的驚恐味道,做出來。
奶奶從一開始聽到阿水嬸呼喚自己的名字,到失蹤,到莫名站在廚房裡幫黃河做早餐,
那一整part我的拳頭都是握得緊緊,
深怕她一個轉頭,號稱在戲院從不尖叫抖動的我就這麼驚~呼了出來~
然後另一個令我覺得環境氣氛掌握得很好的,是許瑋甯登山尋找黃河的那一段。
救難隊的隊長出發前就已經諄諄告誡,等等登山時要注意什麼,
發現自己脫隊迷了路,第一記得吹哨子,並把紅布條綁在樹上,隊員就可以循聲尋布條找人。
可是人一緊張或慌了的時候,上面這些提醒,就都忘了。
許瑋甯因為體力不足,腳步稍微慢了,一回神就跟丟了隊伍,(也可能是一進山裡魔神仔就對她發出了召喚)
所處的山林,闃無一人,當下的害怕跟驚恐,我覺得正在看戲的觀眾會跟戲裡的許瑋甯一樣,
那種無措崩潰的程度,跟鬼片男女主角老是自己一個人在黑漆嗎烏的房間裡看書上網google的程度不一樣,
一個是你有預期等等鬼會從四面八方跳出來,配合音效大聲嚇主角跟所有人一跳,
一個是,主角落單了,天就要黑了(還不是全黑呢),四周,只有,他一個,人......
總之,那一段山林戲也讓我神經蠻緊繃的。
對我而言,恐怖片的經典並不在鬼出沒的那幾個瞬間,(我可是縱橫無數台港泰日鬼影的鬼片小天后呢!)
有時後只在那幾個「對」的氛圍。
《紅衣小女孩》的可惜之處在於紅衣小女孩的CG做得太CG了。。。
我喜歡看〝有人味〞的鬼,不喜歡太過動畫3D的鬼,畢竟鬼是由人變的嘛,
說一個跟人有關的鬼故事,鬼應該要像鬼,而不是飛簷走壁、很厲害的「猛獸」或「怪物」。
先前誤會了《屍憶》中的鬼新娘是3D畫出來的,我在這邊跟田中千繪還有謝欣穎鄭重道歉,
(反過來說,妳們的妝化得太好太像了啊!拍拍手~)
平心而論,劇本,我覺得《屍憶》比較曲折,
而《紅衣小女孩》的故事其實又依附了「魔神仔」迷惑人心的部分,(片名應該要叫...o麥叫阮ㄟ名XDD)
二部電影都是很在地文化或為人熟知的題材,很容易就令觀眾產生集體恐懼意識,
要我說,我會說《紅衣小女孩》勝在許瑋甯與劉引商的演技,(吳慷仁輸在那張照片哈哈哈XD)
尤其是許瑋甯,很值得一看啊!
就不附上太多圖片惹...
三更半夜的,我還在google這讓人頭皮發麻的山林傳說,
其實電影裡也有一幕許瑋甯上網google相關資訊的畫面,
當下朋友還笑說:一個人大半夜的在家google這些~幹~~嘛~~~呀~~~~
對啊,幹~~嘛~~~呀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